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是中心城区重要的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二期工程预计每天的处理规模为128吨干泥。应勇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来到厂区,听取中心城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规划,了解工艺流程和建设进展,并实地察看二期工程建设工地。放眼望去,新建的厂房包裹在脚手架中,20多米高的污泥焚烧炉已高高矗立。负责人介绍说,二期工程多项指标已优于日本、欧洲标准,可以较为彻底地处置好石洞口、泰和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应勇指出,污水和污泥处理是城市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既要进一步提升末端处置能力,又要提倡节约用水,鼓励从源头上实现污水的减量化。
老港固废基地有5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目前每天处理量约1.6万吨。经过多年治理和建设,这里绿草如茵,林木葱茏,正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园区。应勇一行来到老港固废基地,察看沙盘模型,听取整体情况介绍和未来规划设想,并实地察看处置设施。今年6月建成运行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工程,每天可焚烧垃圾6000吨,这里不仅是现代化的发电厂,也是一座科普博物馆。市领导详细了解垃圾焚烧监测指标,察看科普展示装置,并登高俯瞰老港固废基地全景。负责人介绍说,实施垃圾分类后,每天处理的垃圾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00吨。由于水分减少,每吨垃圾的燃烧热值从1700大卡提高到2300大卡,发电量从480度提高到550度。应勇为上海市民点赞:垃圾末端处置成效的提升,离不开市民为前端分类作出的积极贡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应勇对市有关部门和末端处置企业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无论是污水处理,还是垃圾治理,都要把提高末端处置能力和功能化利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要持续跟踪研判本市垃圾、污水的数量变化趋势,结合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进度,合理规划布局后续设施的数量和位置。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打造精细化管理模式,创建一流生态环保基地。
“垃圾末端处置方式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前端分类的标准和效果,前端分类的标准和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末端处置的效率。”应勇指出,要持续鼓励引导市民崇尚循环经济理念和垃圾分类“新时尚”,鼓励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前来参观末端处置设施,切身感受垃圾分类的价值和意义,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产生,携手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
企业问答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会员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05-2016 中国危废产业网 京ICP备1301680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6号
地址(Add) :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80号益园B区2号楼310号
电话(Tel) : 010-62591699 传真(Fox) : 010-62595180 企业邮箱(E-mail) : hw@weifei-china.com
46危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