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佳得电路板有限公司北侧池塘边,发现可疑蛇皮袋。
近日,记者从嘉兴环保局了解到,海宁破获了一起倾倒危险废物案。海宁佳得电路板有限公司将危险废物倾倒入池塘,该倾倒危险废物行为已构成环境犯罪。
2018年1月22日,海宁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海宁佳得电路板有限公司仓库中原本存放了很久的危险废物突然不见了,而且企业无法提供相关的处置凭证。于是,执法人员对该公司及附近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查。
这时,公司北侧池塘里的两个蛇皮袋引起执法人员的注意,经打听得知企业正在联系土方准备将池塘回填,这更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怀疑。因此,执法人员立即要求企业停止池塘回填工作,并立即组织人手实施打捞。
经过一整夜的紧急处置,1月23日早上8点左右,该公司北侧池塘的池水全部抽完,将近两百多个蛇皮袋露出了“真面目”。
环保局执法人员将蛇皮袋打捞上岸。
通过对打捞上来的袋装物实施分拣、采样、称重,经现场清点发现,这批袋装物中有108包为含铜污泥,另外还有110包为废电路板,称重后总重达9.87吨。
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规定,上述两类固体废物均属于危险废物,而该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已构成环境犯罪。随后,该公司负责人施某也交代了其授意倾倒危险废物的事实。目前,该案件已移送海宁市公安局。
执法人员检查蛇皮袋。
【浙江新闻+】
我省如何破解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的监管难题?
近年来,我省作为私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危废产生量正逐步趋于平缓。然而,由于监管力度加大、收集体系健全,危废收集、集中处置量在一段时间仍持续增长,并呈现出局部相对集中的趋势。
2017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置监管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危险废物处置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聚焦危险废物管理短板,全力开展危废处置“能力匹配”、超期贮存“存量清零”、固废监管“提质扩面”、专项执法“震慑犯罪”四大行动,将危废纳入“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规范管理。
记者了解到,按“四大行动”计划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形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全部建成危险废物信息化监控平台,实现省控以上危险废物重点单位联网监控率100%、持证经营单位联网监控率100%;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明显提升,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的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把浙江省打造成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最严格的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