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从规划、选址、立项、环评到建设投产,4年时间就算比较快。但是由于危险废物种类和产量千变万化,项目建好时,多年前所做的环评可能已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需要重新做环评。
- 集团化运作、全国性布局是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可以从集团内部的处置设施进行联动示范,以缓解当前处理设施相对过剩、处置率低下的局面。
- 当前对危废分类技术研究甚少,分类不细致、末端处理一锅粥,导致处理难度及成本加大,运输、储存及处置风险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只有做好前端分类,后端处理才能更好。
◆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卫星
当前,危废利用处置市场已从蓝海转向红海。
一方面,可期的利润和相对垄断的优势,吸引了跨界资本“热钱”涌入,加剧了项目并购速度;而另一方面,环境监管的力度空前,环保督察整肃市场,各地设施规划纷纷出台,危废利用处理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危废企业应做好哪些应对?在近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举办的2017中国危废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环境税利好危废处置行业
可接收的废物量增长,产废企业自行利用的第三方服务发展起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逐步从小散乱、低水平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变。随着《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起实施,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负责人郑洋表示,目前,近七成的危险废物由产废单位自行处置。而《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后,原本不合规达标的部分将逐渐显现,势必带来危险废物正规处置规模的数量增长。
据了解,2018年后,对产废企业危险废物贮存和利用处置的规范性要求会更高。根据《环境保护税法》,如果产废企业的贮存危险废物或者利用储存危险废物不符合标准,每吨危险废物将要缴纳1000元的环境税。
“这对于危废处置经营单位而言,会带来了两个发展机会。一个是可接收到的废物量会比现在有所增长;第二,产生了一项新服务,为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来帮助企业达到标准要求。”郑洋认为。
资本争相布局,行业竞争加剧
今年危废处置市场并购资金将超过100亿元,未来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整合
机遇之下,行业竞争也在加剧,跨界资本争先布局。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不少原本不做危废处置的企业纷纷瞄准这个市场,一是看好其非常可观的利润;二是行业处在发展初期,群阀混战,都在先行“占地”。而随着跑马圈地的加速,也导致了行业出现技术、人才能力短缺,利润率下滑、实际处理能力不足、恶性竞争等局面。
据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亨华预测,今年危险废物处置市场的并购资金会超过100亿元。不过,他也认为,这样快速发展的势头可能也就3年~5年光景。随后,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整合。
“目前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4600万吨,而持证单位产能超6000万吨,处置能力看似匹配,但实际有效处理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处置利用率很低。”谢亨华表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资源化利用设施产能过剩,而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置设施严重不足。
处置设施能力发挥不充分
项目投产周期长导致环评不能适应当下需求,跨省转移路被堵死,亟待政策创新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危废资源化利用处置项目来说,危废无害化处置项目落地难、周期长,环评资质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导致处置设施利用率低。
“项目从规划、选址、立项、环评到建设投产,4年应该算非常快的。由此这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由于危险废物种类和产量千变万化,多年前所做的环评可能已不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需要重新做环评。”此外,他还表示,区域资源配制不平衡、废物跨省转移不顺畅等,也加剧了处置设施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每一个处置设施都不可能把当地所有的危险废物全部包揽,因为有的产生量很小,单独建一个设施没有经济性。因此,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各处置设施的处理能力。”不过,他指出,这条路径目前还行不通,因为危险废物的跨省转移很难实现。
“沿海地区占据全国一半以上的危废处置产能,但要想把危废从内陆运到沿海,还不太可行。”他坦言,管理上的创新不足,已不能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集团化运作、全国性布局是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建议可以从集团内部的处置设施进行联动示范,以缓解当前处理设施相对过剩、处置率低下的局面。
应多渠道创新促进技术升级
末端处理一锅粥,资源化利用企业盈利差,对原有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谢亨华认为,目前危废行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重视末端处理处置,对前端处置技术研究不足;另一方面是,危废资源化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导致资源化利用企业盈利能力差。
针对第一个问题,他表示,当前对危废分类技术研究甚少,分类不细致,末端处理一锅粥,导致处理难度及成本加大,运输、储存及处置风险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没有万能的装置,每一个装置的适应性都是有限的,那么只有前端的分类做好了,后端处理处置才能更好。”
对于第二个问题,谢亨华认为,随着近年来从事资源化利用处置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也趋向白热化,产废企业议价空间也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下游市场对产品质量也更加挑剔,安全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这些都迫使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升级。
此外,一些外来的“搅局者”也势必会对现有行业生态带来颠覆。据统计,2016年,在全国持证单位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中,水泥窑协同处置成为后起之秀,共处置43万吨,占处置总量的12.3%。
“水泥窑协同处置处理量大、成本低,给现有的危废焚烧和填埋带来了市场冲击。要通过对危废焚烧物料配伍、烟气处理技术升级来应对。”谢亨华认为,商业模式创新也将促使行业加快技术升级。
他表示,除了水泥窑协同,有色冶炼设施协同处置使低品位有色金属废物实现资源化,对我们原有的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路板行业蚀刻废液在线回收及处置也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壁垒。“未来,环保产业一定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持续地创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