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与污泥处置的定义
对于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的含义,目前的主导性观点:以污泥稳定化为界限,稳定化前为污泥处理,稳定化后为污泥处置;
1、污泥处理:污泥经单元工艺组合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的的全过程。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污泥消化、堆肥(生物干化)、干化和焚烧等。
2、污泥处置:处理后的污泥,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和污泥填埋等资源化利用。
常见污泥处理技术
1、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在无氧条件下,污泥中的有机物由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污泥的好氧消化类似于活性污泥工艺,是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稳定污泥、减轻污泥对环境和土壤的危害,同时减少污泥的最终处理量。污泥好氧消化法具有稳定和灭菌、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基建费用低、最终产物无臭以及上清液BOD5浓度低等优点,因而特别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厂的污泥处理。
2、污泥堆肥(生物干化)
污泥堆肥又称污泥的生物干化,是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发酵的过程,它是一种自产热过程,可以消除病原体并产生一种类似腐殖土的物质,一般可分为污泥单独堆肥、污泥与垃圾混合堆肥两种。
3、污泥干化
污泥干化分为污泥的自然干化和热干化两种模式;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污泥的自然干化一般通过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实现;污泥的热干化是使用人工能源为热源,利用工业化设备、基于干燥原理而实现去除湿污泥中水分的目的。
常见污泥处置技术
1、污泥的土地利用
污泥的土地利用方法主要包括污泥农用、污泥用于森林及园艺、废弃矿场等场地的改造以及专用污泥土地处置场等。按照污泥肥料的含水率大小可分为:浓缩污泥肥料、脱水污泥肥料、堆肥污泥肥料以及干燥污泥肥料。尽管污泥肥料有回收利用污泥中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它优点,但其也有下述不利影响:
污泥中可能含有病原菌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可能会给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单位面积的土地应用污泥量相对较低,故污泥农用需要的农用土地面积较大;气候的影响以及与作物播种及收获期协调问题,致使污泥的运输及施用计划复杂。
污泥肥效无法与化肥竞争,施肥量和运输量都比化肥大得多。
2、污泥的建材利用
污泥建材利用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包括利用污泥及其焚烧产生的物质制造砖块、水泥、陶粒、玻璃、生化纤维等,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污泥处置方式,可替代一部分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的原料,因此具有资源保护的意义。
3、污泥填埋
填埋处置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它是将固体废弃物铺成一定高度,通过压实、加土覆盖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利用固体废弃物中微生物的活动实现有机物降解,使其稳定化的一种处理和处置方式。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填埋处置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在专门填埋污水污泥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或在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在专门的污泥填埋场进行污泥的填埋处置时,将经过脱水的污泥进行填埋、覆土处置,可在地表下挖好的沟渠中进行污泥填埋;也可将污泥与土壤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进行区域填埋(AreaFill),区域填埋可分为区域堆积填埋、区域成层填埋和区域堤防填埋等方式。
污泥填埋的优点是运行成本少、处理量大、效果明显,对污泥的卫生学指标和重金属指标要求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占地面积大,场地不宜寻找,污泥运输和填埋场建设费用较高,填埋容量有限,有害成分和渗漏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填埋场卫生、臭气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会使大量病原菌繁衍等。
4、污泥焚烧
污泥焚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脱水污泥直接送焚烧炉焚烧,另一类是将脱水污泥先干化再焚烧。第一类直接焚烧工艺可焚烧含水率为75%~80%的污泥。由于污泥的热值很低,需要消耗大量的辅助燃料,运行成本高。第二类干化焚烧是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先进行加热干燥,降低其水份,提高入炉污泥的热值,使焚烧炉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辅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