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中央划出了“雄安新区”,志在打造面向未来的“绿色新城”,如今这个地区正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产业资源。当科技与环保在雄安新区碰撞,当“智慧环保”与“智慧新城”接轨,这个市场开始展现出非一般的潜力。
双11电商狂欢节,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作为电商界大鳄的阿里巴巴却联合旗下的蚂蚁金服在环保界搞了个大新闻。前脚我国划出了个“雄安新区”,致力于打造成“未来新城”,后脚阿里就带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物入驻雄安新区。
感觉一夜间,雄安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规划打上了更深的“智慧”烙印。作为一个“智慧未来城”,怎么能缺少“智慧环保”的加持,以构建未来城市发展样本为己任的雄安新区已经成为“科技”与“环保”共融的前哨站。
阿里、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报道”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绿色交通、绿色平台、绿色信用等建设即将翻开新的环保篇章。一次“从头开始”的绿色新城建设尝试,将环保“基因”直接融入雄安规划中,也难怪不少人说,这里有望成为环保产业新高点。
这也并不奇怪,根据雄安新区的产业定位,“绿色”、“生态”、“共融”、“宜居”、“蓝绿交织”等标签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
从整个大环境上来看,雄安新区建设立于高起点,高定位,环保行业立足于此将更快地接触到向更高端领域进发的契机。无论是技术的引进,人才的聚集,还是不同科技和理念,以及商业模式的碰撞,这都有利于落户雄安新区的环保产业加速自我蜕变和升级转型。
按照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蓝绿空间比例不低于7成的蓝图从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城市发展弹性,为环保相关产业提供了生存沃土。仅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一项,就能牵扯出河道清淤、水质量检测、生活垃圾处理、截污工程建设、散乱污企业环保改造等多个项目。
水环境综合治理自不必说,有着“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已经支撑起了一个庞大市场的半边天。进一步来看,环境监测设备和服务的市场也已经初现轮廓。这不仅仅是环境保护对于环境监测相关产业的刚性需求,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治理的带动下,环境监测,尤其是水环境监测领域在可见的未来都将牢牢占据市场份额。
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很多人都好奇,怎样的“高”才算高。站在环保的角度,业内人士称,作为“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有望普及分质供水,无人驾驶环卫,以清洁能源利用为主,大规模成片式采用新能源汽车,整个新区碳排放无限趋近于“零”。
这并非不可想象,在日前京津冀联合发布的能源协同发展计划中就明确提到,要在雄安新区支持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从新增屋顶到新增建筑,从光伏充电站到太阳能发电装置架设,光伏应用已经在雄安新区找到了又一个深度布局的舞台。
与光伏发电产业联系甚密的还有雄安新区的绿色电网建设,最终敲定了一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建设蓝图。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对接雄安新区绿色智慧之城的发展理念,绿色智能电网对电力供应和服务提出了新的高要求,整个纳入雄安新区城建规划。
而地热互补方案在雄安新区早有论调,不久前才组织了一次地热勘察,计划建设浅层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在进行研究和探讨之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具有多重优势,部分地区开发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全球样板。目前,“雄县模式”获正式推广,业界预估,雄安新区地热领域或将拉动450亿朝上的投资。
那么,作为一个从规划到建设都面向未来的城市,雄安新区要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呢?雄安新区早早就引入了环保行业领先的固废处理和环卫清洁专业技术和服务,年底乡镇和村庄垃圾将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以雄安新区购置的一批运用低温裂解技术的垃圾处理器为例,在多个村庄成功运营,强势破解了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虽说圈子小,但是商机着实不少,有人在观望,可有人已经抢先下手了。近日,中国交建所属天航局以及中国铁建所属十八局集团的联合体,相继拿下了造林项目,建设重要的生态缓冲区。不仅是央企,启迪桑德、博天环境、先河环保、首航节能等环保企业也渐次铺开了产业布局。至此,环保产业在雄安新区全领域开花的形势已经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