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业新闻
深入探讨 ▎固废管理何时走上互联物联之路?
更新时间:2017-10-31 09:45:41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量:
        “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被写入十九大报告,这是首次将固废处置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主任凌江认为,这意味着决策层对固废处置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目前的固废管理工作特别是信息化水平,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他表示,在固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的管理和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政府的工作必须有利于市场化运作,同时市场化运作也必须保障综合管理、安全管理的需要。
  那么,信息化对固废管理有何作用,政府和企业目前分别做了哪些有益尝试?
  在近日由清华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环境报社主办,以及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等承办的“互联网+环保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上述问题得到了与会嘉宾的深入探讨。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强化固废管理
  底数不清、去向不明,信息化系统有助摸底生产经营情况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强化固废管理,以产生量统计为例,可实现数据精确采集与实时传输,能够为固废管理顶层设计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底数不清、去向不明是我国固废管理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介绍说,目前除城市生活垃圾有较为可靠的计量统计,工业固废、农业固废和危废等产生量,不同口径的统计均存在较大误差。
  比如,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2007《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发布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数据为17.6亿吨,而同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得出的数字是38.5亿吨,两个数字的误差达到20亿吨。
  2014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633.5万吨,而有关专家根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中危险废物的合理比例估算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9000万吨,两个数字相差超过两倍。
  “应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强化固废管理。”刘建国认为,以产生量统计为例,可实现数据精确采集与实时传输,能够为固废管理顶层设计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凌江介绍说,目前我国的固废管理工作正在向着信息化方面加快推进,环境保护部固废管理中心建立了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清楚掌握全国固废的产生和经营情况。
  记者通过查阅发现,这一系统包括固体废物进出口业务、转移和申报登记、经营许可证年报填报、产生源填报、危险废物出口和危险废物事故应急等子系统,基本覆盖了固废管理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其中,危废管理是重头戏。“系统特别设置了危险废物出口和危险废物事故应急子系统,能够查询到危险废物从源头到末端的所有信息,使危废应急得到保障。”凌江指出。
  率先采用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的四川固管中心主任于伟安表示,通过一年的实践,已经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在固废系统中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环保部门的监管中,互联网技术真正起到了助推器和倍增器的作用。
 
  掌握固废处置全过程
  收运转移均有监控,帮助政府进行有效的决策管理
 
  ● 利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校核废物产生、运输与处理及利用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水平及资源能源回收效率,能为合理补贴、严格监管和精准治废提供依据。
  目前多数省市已经使用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初具效果。以四川固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记者发现在系统的危险废物管理页面,可以调阅每个地区、每个危废企业的接收量、经营许可证、月报、季报、年报等信息,一目了然。
  截至目前,四川已经有77家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在全国系统中完成注册,每月月报均能送达。同时,有3507家危废产生企业在四川的自建系统中完成注册。
  于伟安介绍说,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够帮助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系统可以对固废的产生、储存、利用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归纳,还有助于管理部门掌握固废产生后的整个流程信息。
  比如,在固废收运方面,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追踪废物运输去向,确保去向合规合法,避免弄虚作假,合理规划收运路线。
  凌江表示,在这一系统中,转移电子联单的应用在确保固废去向的同时,还使各项手续化繁为简。
  以前,跨省固废转移,企业需要进行层层申报、对接,对是否具备资质,应急预案、押运人员等问题审批程序繁琐。现在利用系统只需要相关资料准备齐全,一键完成,企业可以马上进行转移。
  于伟安也表示,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管理子系统已经在四川得到全面执行,现在一键一按,环境保护部、各地环保部门和企业间实现了互通互联。
  在四川,不仅采用了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还自建了“千里眼工程”。在这一系统中可以直接看到固废企业生产车间,24小时连线监控。
  于伟安现场打开一个页面,是四川一家家电拆解公司仁心科技,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工人正在拆解冰箱压缩机。“四川有5家家电拆解企业,每年拆解量达到600万台,资金补贴达到4亿元。”他说。
  对此,刘建国表示,利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校核废物产生、运输与处理及利用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水平及资源能源回收效率,与设施历史数据和同类设施比较判断数据可靠性,能够为合理补贴、严格监管和精准治废提供依据。
 
  信息化平台需企业参与
  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可打破管理障碍,有效对接资源
 
  ● 以区域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应进一步深化,无论企业还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人,其有处理或回收需求时,都应得到便捷操作,这值得探索。
  “与其他行业产品需要销售渠道不同,固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企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和服务。”凌江认为,未来还要建立一个共享平台,为固废资源化技术服务提供交流。
  据介绍,在全国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管理功能的基础上,他们正在探索开发服务功能,以服务于企业。另一方面,可以以企业化的方式来建立交易的平台,并与管理平台进行有效对接。“这样能够打破一些管理上的障碍,可以有效地应用起来。”凌江表示。
  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率先行动了起来。比如,桑德环卫正在利用“互联网+环保”的理念,改变着传统的环卫模式。“云计算平台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了环卫大数据,对环卫作业流程进行优化,随时根据数据的反馈和运算对环卫作业环节进行调整,增进效率、降低成本。” 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总监韩迎娣介绍说。
  未来,桑德还将从“自己动手”向提供服务转变。一方面将环卫服务和再生服务的结合,另一方面以环卫模式为基础,将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结合,最终以这两种融合为核心,延伸出供应链和社区服务一体的综合城市服务模式。
  “以区域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应进一步深化,无论企业还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人,其有处理或回收需求时,都应得到便捷操作,这是值得探索的。”凌江认为。
  在江苏苏州,一家名叫易废网的网站,正在为产废企业提供者信息服务。据了解,产废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将需要处置利用的信息发布出来,平台会将信息推荐给相匹配的处置利用企业,畅通了两者的对接。
  另一家再生资源利用服务平台“绿猫”网则聚焦家庭垃圾分类回收,通过APP等软件设备,可以实时呼叫回收车上门服务。平台的物流可以纳入信息化监管,垃圾的去向、动态实时掌控,形成了完善机制。
评论(0)
还可以输入140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去登录
  • 46危废